当前位置:巨引擎金融百科知识网 >> 股票知识 >> 详情

A股“春季躁动”行情会来吗?


2025-09-10

A股“春季躁动”行情是否会出现,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。以下从历史规律、政策环境、市场情绪及风险因素等角度展开探讨:

一、历史规律支撑春季行情的概率

1. 季节性统计特征

2000年至今,上证指数2月上涨概率达70%,一季度整体表现优于其他季度。这源于年报预披露窗口期的业绩预期炒作,以及流动性阶段性宽松的传统。机构年初调仓布局也会强化这一效应,2023年一季度上证涨幅5.9%即为典型案例。

2. 资金面改善效应

1-2月通常伴随信贷脉冲,2024年1月社融数据若超预期,可能复制2019年初的"宽信用驱动"模式。年底机构考核结束后的风险偏好回升,往往带来增量资金进场。

二、政策催化剂的潜在影响

3. 稳增长政策窗口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"稳中求进"基调,可能在两会前释放更多具体措施。参考2022年4万亿基建计划刺激建筑板块领涨,2024年若推出消费刺激或地产纾困政策,可能激活相关板块。

4. 货币政策空间

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低位(7.4%),但一季度降准概率仍存。LPR不对称下调预期对金融、地产板块形成支撑,需关注1月MLF续作情况。

三、市场结构与风险考量

5. 估值分化现状

截至2023年末,沪深300市盈率11.8倍接近历史低位,但新能源等赛道股估值仍处中高位。风格切换能否实现,取决于公募基金调仓节奏与北上资金流向。

6. 海外扰动因素

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预期与美债收益率波动,将通过港股通渠道影响A股。若一季度出现地缘政治黑天鹅,可能打断躁动节奏,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3月回调即为警示。

四、2024年特异性变量

7. 量化交易新生态

程序化交易占比提升至20%后,可能放大季节性波动。雪球产品集中敲入线(当前中证500在4800点附近)需警惕连锁反应。

8. 产业周期共振

半导体库存周期触底、新能源产能出清进度等产业变量,可能强化结构性机会。2019年春季躁动中,5G主题指数涨幅达46%的案例表明,科技突破仍是重要催化剂。

综合来看,2024年春季行情具备基础条件,但强度可能弱于2019年。建议关注低估值蓝筹的防御性配置,同时两会政策预期差。需注意1月业绩预告暴雷风险,及注册制全面落地后的市场适应期波动。

标签:

上一篇:地缘政治冲突对能源股的影响

下一篇: